他悲哀在生不逢時 — 梵高

一口氣看畢兩套以梵高生平為題材的電影︰真人版的《At Eternity’s Gate》和以超過65,000幅手繪油畫拼湊而成的動畫《Loving Vincent》。真是令人心疼得淚流不止。

對梵高情有獨鍾,讀藝術史時也以他作為研究對象。這次在電影中更立體、更活生生地把他的事蹟、生活點滴、內心的鬱結、情緒的變化呈現出來……感覺就好像走進時光隧道,陪他走人生最後一程。

兩套電影主要以梵高臨終前最後幾年為背景,讓觀眾能感受到他的內心和精神變化;對藝術創作的狂熱和執著;外界對他的誤解和欺凌;他在清醒與精神錯亂之間的掙扎與恐懼……

從靈性角度來看,他顯然是頂輪過度活躍而造成問題。他深深熱愛大自然,因為他感受到與天人合一的融和,然而,卻因為失控了而產生幻覺及幻聽。但我猜想,那些有可能不是幻象,而是因為感官太敏銳而收到的雜訊。

獨孤、潦倒、貧困、受盡白眼誤解和欺淩、悲傷、寂寞……這些統統都落在梵高生命當中。可是,它們都無法磨滅他對創作的熱情。

梵高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也非常渴望得到愛。可惜事與願違,出生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個突破藝術歷史的殿堂級先驅,人生路注定就要寂寞難捱。如果他生於現代,生命或許會被改寫,看看草間彌生就是了。

令我驚訝的是兩套電影都推翻梵高自殺論,片中的梵高是被當時欺凌他的頑童所殺。這是根據後來的考古學家及法醫推論而得出的結果,實在是一大突破。

我也相信,他不會是自殺的。他生命結束前的作品的確有種死亡的意味,但我猜想這是因為他確切感覺到自己人生將盡而透過畫作表達出來的莫名恐懼。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是孤獨的。他們內心的某個部份,永遠無法被理解。但梵高的人生,實在太苦太苦……

看看現在的Art Basel等大型藝術展,賣的是藝術家內心的寂寞與狂熱。可是到場的人,除了打個咭,扮扮上等人,有多少真正懂得去欣賞?藝術的價值,在世俗裡,直至現在,還是離不開一個定律︰成交價!

“I want to be a part of them." 這是電影中梵高吐出的一句。但我想說~ Vincent,you don’t need to be a part of them, because you are a part of the Universe, no less than the stars and trees.

 


fairy’s 提供專業心靈及情緒治療服務,詳情請瀏覽 shop.fairys.co/service

要購買品質優良的靈性產品,可瀏覽 fairy’s購物平台 shop.fairys.co

加入【fairy’s 小團。園】心靈群組 
一個彼此支持、分享與交流的心靈資訊平台 兼 享會員優惠

讚好 fairy’s專頁 並點選【搶先看】(在追蹤欄),優先獲取限時優惠及最新動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