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孩子,是父母的責任。然而,很多父母都曲解了「愛護」的意思。
「因為我要『愛護』孩子,所以我不容許他們在我的照顧下犯錯、受苦!」這是普遍父母對「愛護」的定義。於是,我們為孩子傾盡心力,安排最好的教育、賦予最佳的生活條件、給予最強大的安全網……
我們把握每個機會,在孩子行動前、說話前,告訴他、提醒他要怎樣說怎樣做,才是正確;我們為孩子打點一切,不用他們做家務或操重功夫,在生活上提供一切協助,因為怕他們會吃苦、受傷;我們嚴格安排飲食,每餐都耗盡心思哄孩子吃飯,因為怕他會營養不良影響健康;我們替孩子執拾書包、房間,在他們給自己或別人添麻煩之後為他善後,因為怕孩子處理不來,引致糟糕的後果……
我們以為自己盡了責任去愛護、去教導孩子,卻不知不覺間,連孩子原本要承擔的責任;可以從錯誤中成長的過程;讓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學懂獨立的機會…都一一奪去。
你以為這就是對孩子好?倒頭來,只會養出一個無責任感、玻璃心、無自理能力、無解難智慧、做事不理後果、無抗壓力、無辨斷力、無法獨立也無法照顧別人的「低能」。對,低能不只代表低智力,更多時,是「低能力」的意思。
你以為以上的「能力」可以靠上學讀書修來?身為教育工作過來人的我告訴你,很遺憾絕大多數學校的課程都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訓練。儘管你的孩子攞10條A,他依然可以是個低能兒。
「那我可以一直在他身邊提點他、照顧他、協助他呀~」有些父母以為自己可以守護孩子一世。現實是,你連自己還有沒有明天,都不能100%肯定。
人會老、會生病、會有意外、會突然死亡。真正盡責的父母,應該及早讓孩子學懂獨立、學會解決問題、學識自理。萬一自己有什麼變故,他都能照顧好自己,這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要盡好以上的責任,父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手」。要放手讓孩子盡情體驗,從而累積正確或錯誤的經驗,也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要放手讓孩子為自己該負的責任負責,為自己的行為和說話負責;為自己的日常生活負責;為自己的學業負責;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也要管理自己的控制慾,除非孩子請教,否則別慣性控制或干擾孩子的決定,儘管我們明知那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只有孩童有資格犯錯,要是我們不讓孩子有足夠的錯誤經驗,將來長大後的很多錯,他們就再犯不起。
認清自己的恐懼︰害怕孩子犯錯的恐懼;害怕被比下去的恐懼;害怕失控的恐懼;害怕自己「不稱職」的恐懼。最能「幫助」和「教導」孩子的,就是「經驗」本身。讓孩子從種種人生經驗中有所「學習」,修練「自助」的能力,父母的「忍手」和「沉默」,更勝一切。認清自己「不做點什麼就不是稱職的父母」這個恐懼,學會信任孩子的能力。所謂潛能,就是那些「只能靠自己時」才可被激發出來的力量。父母什麼都插手/插嘴,孩子什麼時候才可以靠自己呢?
一個孩子在家長面前跌倒了,父母大概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緊張地上前扶起他,檢查他有否受傷。然後有些會哄他,有些會罵他,有些甚至和孩子一起「責怪地下」弄跌了自己;第二種家長的反應是鬆容的在旁邊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讓他檢查自己有沒有受傷,沒有的話,拍拍泥塵讓孩子繼續玩耍。
你,又是哪一種?
Whatsapp預約服務 https://wa.me/85296875842
fairy’s 提供專業身心靈治療服務及優質心療產品,詳情可瀏覽網購平台 http://shop.fairys.co
fairy’s 心靈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fairys_hk/
歡迎按讚👍 訂閱🔔 分享🌍 ^^
加入【fairy’s 小團。園】心靈群組 Facebook
一個彼此支持、分享與交流的心靈資訊平台 兼 享會員優惠
追蹤 fairy’s FB專頁 或 IG帳號 點選,優先獲取限時優惠及最新動態